海倍思创新论坛 | 周祖平:《国产首台兆瓦级AEM制氢装置,助力绿氢行业发展》发表时间:2025-02-27 15:31 2024年全新策划推出「HySpace海倍思创新论坛」,在10月18下午-19日,于C馆二楼(燃料电池1号馆内)举办。采用主题化、多维度的深度探讨,为大家带来最前沿的氢能行业信息与突破性技术。 此次论坛由佛山市氢合展览有限公司全新策划组织,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最新创新技术与应用,论坛设置了三大专场:「AEM制氢、燃电与应用创新技术专场」、「加拿大氢能技术与政策国际交流专场」、「制氢储氢技术与应用专场」。 以下,将陆续发布HySpace海倍思创新论坛嘉宾演讲内容速记。 卧龙英耐德(浙江)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周祖平 我是来自卧龙英耐德的周祖平,今天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AEM制氢设备。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卧龙英耐德这家公司,是由两家公司进行合资,国内是由卧龙电气驱动集团,这是在我们的上证公司。我们整个集团销售额是500亿左右,有42个全球制造基地,1800名员工。Enapter是在法兰克福的一家上市公司,在AEM领域是全球顶尖的,无论是技术和商业化都是领先,我们跟他进行一个合资,成立了卧龙英耐德,目标是在国内大批量进行产业化,推向全球。 提到AEM技术是全球领先,从以下几个方面:第一,我们的电解槽有5000台上的应用业绩,我们这个业绩分布于50多个国家,在全球影响力比较大。其他的核心问题,我们一直说到寿命,AEM的实验室数据是8万小时,实际项目运行目前有运行2万小时,大概衰减不到5%,跟我们实验室的数据是对应的,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我们是行业领先,也很多的业绩,而且有实际的项目运行数据,我们的寿命在全球也是领先的。 提到为什么要做AEM设备,我们知道电解水制氢已经拥有几十年的历史,为什么会提到要用AEM?因为我们提到新能源制氢,新能源制氢就有随机性、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,我们都知道碱性电解槽在供水新能源电网波动中能力比较差,而且在波动的过程和低功率运行的时候,它的氢氧会互串,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,包括电解槽的寿命大幅缩短,所以我们要寻求新技术路线来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才会提到新的方案。 我们可以看到从行业痛点来说,刚才说到了新能源接入的波动性、间歇性带来的痛点,技术方面的。另外一个是成本比较高,急需要降本,成本高,我们都知道电费成本占了60%~70%,我们要把电费成本降下来,简单来说我们要尽量发展离网制氢,因为电网上有公网费,电费高了,我们的绿氢成本可能下不下来。离网的时候,我们可以看到,我们做过预估,就是说我们现在大规模制氢的话,成本大概是在20元/公斤左右,我们预测在2026年,随着我们离网制氢技术的发展,包括我们现在有些项目正在做,电费下来以后,我们可以把氢的成本做到15元/公斤。这时候就跟蓝氢基本持平,我们跟内蒙古能源局也沟通过,未来如果氢气的成本,绿氢的成本能做到15元就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了。再往后看,随着新能源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,我们的绿氢成本要做到10元/公斤以下,这时候我们发展离网制氢,我们需要从离网制氢提升制氢效率,降低设备成本、用人成本,从这些方法、这些路径来看,我们就要选择第三代的AEM制氢路线。 我们可以看一下AEM,它是结合了碱性电解槽和PEM电解槽的优势,简单来说不含贵金属,可以大批量产业化,不含铂,不含铱,我们都知道PEM电解槽里面的铱,全球一年的产量只有8吨,那是很难支持它大规模产业化的,我们不含有贵金属。动态响应方面跟PEM相当的,就是说性能又好又不含贵金属,所以具备大规模产业化。 下面这个表格是对它的一些特性进行对比,包括对于新能源电网接入,不含贵金属,不含全氟或多氟的污染物质,这种物质很难分解,在欧盟已经禁止。 我们可以从它的经济指标、电流密度关键性指标看到三种技术路线,未来的发展,有一个综合的加权评分,AEM是最优的技术路线。 这里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,我们在今年10月10日,在浙江绍兴研发生产制造基地进行了一个全国兆瓦级首台套的发表,是国内首台,也是全球领先的。大家可以看到身后的这个集装箱就是我们兆瓦级实物的产品。简单来说,我们通上水、通上电就可以出氢气,而且是整个系统集成度比较高的。 这是我们产品的一些图片,包括参数,我们是210标箱、1兆瓦。输出压力可以达到35bar,给后面压缩机的成本和能耗有了一个优势。氢气纯度可以做到99.999%,功率范围是3%~100%,实际上3%以下也可以运行,只不过因为负极的能耗占比太高,效率比较低,所以我们就从3%调整到100%。动态响应时间是10秒级,我们支持在线更换故障模块。简单来说,我们采用多个电堆串并联的方式,其中一个电堆坏了以后,我们只需要停掉它对应的一处,不需要整个停机,只需要20分钟以内的时间就可以把坏的电堆换下来,把好电堆换上去,再投入运行,整个过程不需要停机,这样就可以降低因为设备故障带来产能的减产,降低维护成本,对整个氢能生产成本也是极其有利的。 大家也关注能耗,我们这个设备系统能耗包括电堆、负极系统,4.8度电Nm3/H,我们电堆本体能做到4.2度电Nm3,这个数据也是非常优秀的,而且这是我们实际测试的数据。 可以看到我们对于AEM产品是有全系列的产品,从小0.5Nm3/H 2.4千瓦一直到1兆瓦,210Nm3,我们都有产品在售。下面是跟宝武清能和一些做碱性+AEM的去做实际应用,包括协和新能源、清耀新能源加氢站都有项目,有些项目快要落地了。 这是我们应用场景的展示,AEM技术是来自于国外,我们跟德国Enapter合作,引进、消化、吸收再创新,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应用案例了。 总结下来,从小标方的产品主要用于工商业氢储能热电联供和一些分布式供氢,包括我们作为应急电源,再大一点就是制加一体的一些加氢站,比如说每天500公斤、1000公斤这种,还有大型一点的工商业供电,再大一些的就是制氢工厂,在制氢工厂的层级,我们现在主推的方案是碱性电解槽+AEM来协同,简单来说,我们现在碱性电解槽确实是把价格卷到很低了,我们充分发挥它价格低的优势,在配合新能源发电制氢时,让碱性电解槽工作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,保证它的安全,同时可以降低系统的投资。波动工艺,通过AEM的设备来进行吸收,可以减少电池储能配置,提升整个系统的执行效率。 这里提到一款明星产品,用了AEM的制氢产品,我们集成了一个分布式氢储能,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光伏制氢,固态储氢,在燃料电池发电,同时进行热电联供,这个场景现在在国内比较受推崇,有很多客户正在跟我们咨询。这个实物产品已经研制成功,并且在今年7月份已经进行发布,就是热电联供的产品。 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性价比,我们从现在的单个20时/千瓦的电堆,在2025年,我们要推出30千瓦的电堆,同时我们从40个标准集装箱换上了新电堆以后,我们会做到从一兆瓦提升到2.5兆瓦,提升到500Nm3,这个时候它的性价比更具有优势。 这是我们在国产化的一个进程,这是浙江绍兴的生产基地,在今年年底,我们会具备50兆瓦的产能,跟合资公司刚刚开始。目前我们已经超过10MW的订单,这是我们目前的进展。在小的微波炉产品,我们在2025年将会承担全球产能,我们欧洲工厂会把产能挪到中国,由中国进行产能。 简单介绍这么多,左边是我们的公司微信公众号,包括我们发布会的一些视频和资料,可以在公众号获取。右边是我的联系方式和微信,欢迎大家多交流。后面是我们的展台,欢迎大家到我们的展台,会后跟我们的技术人员沟通。接下来是由我们的机构专家来给大家做演讲。 ![]() 观众提问:周总您好,我想问一下AEM+Kmem混合制氢的项目,这两者之间配置容量的比例有什么考虑吗?
周祖平:目前我们只做一些理论研究,在不同的场景大概是从5%~20%之间,结合风光制氢配比,结合不同的地区,它的配比不一样,我们实际的项目正在策划,我们内部也会立一个研发项,明年会把实际的样机做出来,在相应的项目进行示范应用。 观众提问:在你们离网制氢的项目里面,你们这种模式里还考虑加电化学储能吗?
周祖平:我们的方案是不加电化学储能的,我们只会给控制系统加UPS。 观众提问:周总您好,想问一下你们这个电容密度大概多少?
周祖平:目前是8000,单个电压1.7伏左右。 ▲HySpace海倍思创新论坛现场▲ |